美早大櫻桃詳細管理技術
時間:2015-12-14 10:50 來源:美早大櫻桃苗 關鍵詞:美早大櫻桃苗,大櫻桃苗 點擊:
次
濰坊南部丘陵平原結合地帶,年平均氣溫14.5℃,極端最高氣溫38.8℃,極端最低氣溫-9.6℃,年日照時數2188.5 h,年平均降水量718.4 mm,年無霜期199 d,已經有30余年的櫻桃栽培歷史。‘美早’櫻桃最早由大連市農業科學研究所從美國引入我國,具豐產、果大質優、耐儲運3大優點,深受廣大果農喜愛。為提 前成熟期上市,以獲得更高的經濟效益,該鎮于2008年開始進行‘美早’櫻桃的保護地栽培,經過5年詳細的生長結果調查和配套管理技術研究,現將其保護地 栽培技術集成總結如下。
1栽培形式
保護地栽培采用塑料薄膜日光溫室栽培形式,溫室選址在農民自留地,地勢平坦,土壤為砂壤土,有機質含量0.35%,水源充足,排水良好,前面無遮光物。溫 室坐北朝南、東西延長建造,跨度9m,東西長60 m,脊高2.9~3m,后墻高2m,棚面角30度。東西山墻及后墻均為50 cm厚雙空心磚墻結構,前室面為鋼筋水泥支柱,拱架為竹竿或32 mm鋼管。棚面用聚乙烯無滴膜覆蓋,覆蓋雙層草苫保溫。前面挖深50 cm、寬30 cm的防寒溝,溝內填秸稈。其采光、保溫、抗壓等性能都很好。
2栽培品種
適合保護地栽培的櫻桃以早熟品種為佳,可早采上市,提高收益。‘美早’櫻桃原代號‘7144-6’,系美國華盛頓州立大學以‘斯坦拉(Ste11a)’× ‘意大利紅(Ear1yBudm)’雜交培育而成。其果實個大,寬心臟形,大小整齊,頂端稍平,平均單果重9g左右;果柄短粗,果皮全紫紅色,鮮艷有光 澤,肉質脆而不軟,肥厚多汁,風味酸甜可口,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為17.6%,耐貯運;核圓形、中大,可食率92.3%,花期耐低溫,腋花芽多,抗裂果,成 熟期一致。
‘美早’櫻桃樹勢強健,樹姿半開張,幼樹萌芽力、成枝力強,以中短果枝和花束狀果枝結果為主。自花結實率低,適宜的授粉品種為‘薩米脫’、‘先鋒’、‘拉 賓斯’等,主栽品種與授粉品種的適宜比例為3:1。該鎮2007年春從山東果樹研究所引入并定植,2008年移栽到溫室栽培,栽培密度為2.0 m×2.5 m。2012年、2013年每667 m2產量分別為488 kg、543 kg。
3栽植方法3.1整形修剪
3.1.1樹形選擇設施栽培櫻桃宜采用低干自然開心樹形,干高20~40 cm,無中心主干,全樹有2~4個主枝,開張角度為40。左右,每個主枝上配備2~3層側枝,每層間隔30 cm,側枝上有各種類型的結果枝組。
3.1.2摘心摘心可控制枝條旺長,增加分枝級次和枝量,加速擴大樹冠,促進枝條向結果枝轉化,有利于幼樹提早結果。早期摘心,一般在開花后7 N10 d內進行,生長季摘心,一般在5月下旬—7月中旬進行,對新梢保留30~40 cm摘心,主要用于增加枝量。若摘心后的副梢仍很旺,也可進行連續摘心2~3次。
3.1.3扭梢扭梢可緩和枝條長勢,上部積累養分,以利于頂芽和側芽獲得較多養分,促進花芽分化。扭梢在5月下旬—6月上旬新梢木質化前進行,對背上直立 枝、競爭枝及向內生長的臨時性枝條,在距枝條基部5 cm左右處,扭轉180。角,使木質部、韌皮部有部分裂痕,用力要輕,避免枝條折斷。
3.1.4拉枝拉枝一般在3月下旬樹液流動后或6月采收以后進行,樹體反應比較溫和,背上不易冒枝條。幼樹一般定植第2年即開始拉枝,一般用草繩、麻繩等 在末端綁上木楔埋入地下,上端以木鉤掛枝,并墊上廢膠皮等物,避免勒傷枝條。拉枝角度主枝與側枝以60~700為宜,其他枝條可拉到80~90'。拉枝 時,應避免因支撐點過高,使枝中部向上拱腰,造成腰角小和冒條現象。
3.1.5疏枝櫻桃采后疏枝,可調節樹體結構,改善樹冠內部的通風透光條件,促進后期花芽分化、生長發育和均衡樹勢。疏枝一般在7月上、中旬進行。對影響 樹冠內部通風透光,有結果能力的大枝,在分枝角度較大又有生長能力的較大分枝處進行回縮,對結果能力弱的強旺大枝從基部疏除。
3.1.6拿枝拿枝用以控制1年生直立枝、競爭枝和其他壯營養枝生長。一般在7月份枝條木質化后,從枝條的基部開始,用手折彎,然后向上每5 cm彎折1下,直到先端為止。如果枝條長勢過旺,可如此連續進行數次。
3.1.7刻芽對幼樹整形有生長空間的部位,宜在芽頂變綠尚未萌發時,采用刻芽彌補缺枝,避免樹體流膠。
3.2病蟲鳥害防治
設施栽培櫻桃病蟲鳥害防治有別于露地,除注意藥液濃度外,還要與通風降溫等溫室調控措施相配合。
3.2.1 細菌性穿孔病葉片初期出現紫褐色小斑點,后期病斑千枯而脫落,造成葉片穿孔,嚴重時早期落葉。防治措施:加強肥水管理,增強樹勢,提高抗病能力,剪除病 枝、消除病葉,同時,要注意棚室的通風除濕,抑制病原進一步侵染擴散。落花后至采收前,噴2~3次65%的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500~600倍液,或 50%的多菌靈可濕性粉劑800倍液,也可噴施硫酸鋅石灰液;采果后噴0.5%的波爾多液。
3.2.2 流膠病 主要發生在枝干上,尤其在枝權處發生較重。常因凍害、蟲害、機械損傷所致,隨溫室內濕度增加而加重。防治此病最主要的是保護好樹體,冬前在樹干和枝條上涂 白防治蛀干害蟲,棚內行間操作時,應注意動作幅度,盡量避免對樹體造成機械損傷。對發生流膠病的枝干及時刮治,并涂腐必清防治。
3.2.3紅白蜘蛛紅白蜘蛛主要為害葉片,扣棚后噴1次3~5波美度石硫合劑,花芽膨大期、幼果期各噴1次48%毒死蜱1500倍液,果實采收后噴1次70%代森錳鋅700倍液與25%三唑錫可濕性粉劑1500倍液。
3.2.4鳥害櫻桃成熟期易遭鳥害,除膜后要特別注意鳥害發生,可在通風口設置防鳥網阻止鳥類進入,或安裝蜂鳴器、高音喇砂\等予以驅趕,必要時進行人工盯防。
3.3土肥水管理
‘美早’櫻桃根系較淺,根系呼吸旺盛,每個生長季要中耕4~5次,深度以5~10 cm為宜,采收后淺翻,促進根系更新生長。施基肥在晚夏或早秋進行,肥料以有機肥為主,加施適量的鈣、鎂、磷肥。生長季施肥2~3次,花前和花后果實速長 期,每株追施尿素0.5 kg或三元復合肥0.5 kg;果實采收后,每株可追施尿素0.5 kg或過磷酸鈣1 kg、硼砂50 g,施后澆水,以促使花芽形成和補充營養,坐果后、果實膨大期還要進行2~3次葉面施肥。溫室櫻桃應控制灌溉次數和灌溉量,避免棚內濕度過大,結合秋施基 肥、花前花后追肥和采后2次追肥各澆1次水,果實膨大期澆1次透水,上凍前澆1次封凍水即可。
3.4溫、濕度調控
3.4.1溫度調控‘美早’櫻桃需冷量一般為10℃以下1440 h,覆膜時間掌握在12月中下旬左右,除膜在果實采收前10 d,方法是先將兩側的膜揭開,放風鍛煉2—3d,再將膜大部揭開,以增加光照,促進著色,提高果實的含糖量和質量。果實采收后可完全除掉覆膜,氣溫降低或 下雨時可將膜重新蓋好。具體操作主要靠開關通風窗、作業門和揭蓋草苫調控。在溫室覆蓋地膜,可提高地溫2~3'C,覆膜至發芽前,白天溫度保持在 18~20aC之間,夜間溫度保持在2~5℃之間,發芽至開花期,白天溫度保持在18~20℃之間,夜間溫度保持在6~7℃之間;開花盛期,白天溫度保持 在20~22℃之間,不可超過25℃,落花期,白天溫度保持在20~22"C之間,夜間溫度保持在7~8℃之間,果實膨大期,白天溫度保持在22~25℃ 之間,夜間溫度保持在10~12'C之間1以后白天溫度保持在22~25℃之間,夜間溫度保持在12~15℃之間。如連續幾天超過30℃高溫,應及時噴水 降溫,否則果實著色不良,花芽分化和次年產量均受影響。
3.4.2濕度調控從覆膜至發芽前,空氣相對濕度控制在80%左右;花期的相對濕度保持在40%~60%;果實膨大期,濕度控制在60%左右;著色期至成 熟期,濕度控制在50%左右。土壤濕度可通過灌水調節,果實膨大期需水較多,宜小水勤灌,每次灌水10~15 mm深。果實成熟前灌水量以5~7 mm為宜。
基于上述研究,‘美早’櫻桃在魯南地區保護地栽培表現較好,適合大面積推廣,下一步將繼續對促進果實著色和提高果實含糖量方面進行研究。
此文章出處:http://www.ebmedpractice.net請勿轉載。
相關文章: